故意致人死亡罪是否可以判处死刑?
2023年9月6日 深圳死刑律师 http://www.xslawzx.com/
导读:故意致人死亡罪不一定判处死刑。只有故意杀人极其残忍、情节极其严重、没有悔意的,才会适用死刑。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体现在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知因素和意志因素不同。接下来深圳刑事律师将为我们一一解答相关法律内容。
故意致人死亡罪是否可以判处死刑?
故意致人死亡罪不一定判处死刑。
故意杀人罪死刑只适用于情节极其严重的犯罪。例如,故意杀人行为极其残忍,情节、后果极其严重,而且没有悔罪表现的,可以适用死刑。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构成犯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需要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死刑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核准。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什么?
深圳刑事律师提醒大家,直接故意杀人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如下:
1.认知因素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要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的一种情况。
2.有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允许结果发生,即任其发生,无动于衷,承认、同意有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意图的意志因素是当你希望结果发生或知道它会发生时让结果发生。
3.是否发生特定危害结果对于故意和受控两种行为的犯罪化具有不同的含义。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Tags: 深圳刑事律师